“原道——卢芝高嵌瓷艺术展”开幕式上嘉宾剪彩
雅昌艺术网讯(郁婷)编者按:2013年9月4日,由广东美术馆主办,广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潮州嵌瓷博物馆、芝高嵌瓷艺术研究所联合协办的“原道——卢芝高嵌瓷艺术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嵌瓷是广东潮汕地区非常富有民间特殊的工艺艺术,其特点是彩印釉彩陶瓷片,经过剪取,敲制,镶嵌在各种装饰图案或立体画屏之上。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一般多用于庙宇、祠堂和民居建筑上的装饰,是非常别具一格的民间建筑装饰艺术。本次展览可以说是一次民间工艺脱去乡俗野趣,进入高雅艺术殿堂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尝试。那么民间工艺如何摒弃凡俗,升华艺术高度从而登堂入室?公众又应该如何去理解和欣赏?而传统文化工艺的背后所体现的人文意识又是什么?面临的环境又是如何?
展览分别从六个版块——立体的嵌瓷雕塑、半浮雕的墙面挂屏、同比的潮州民居屋檐装置、浓缩还原的嵌瓷制作工作室以及艺术家本人的书画作品,来具体呈现潮州嵌瓷工艺艺术的整体面貌。
【本期导览人一】卢芝高,笔名山石。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潮州嵌瓷工艺的发展、制作和传承
潮州的嵌瓷工艺艺术,据《广东工艺美术史料》可考,自出现依始可追溯至明代万历年间,盛于清代,大概有300多年历史。而明代嵌瓷的图案、色彩比较简单。到了清末,瓷器生产作坊与工匠紧密配合,专门烧制各种色彩的低温瓷器作为专用材料,由此无论是工艺品或建筑装饰,都大大地丰富了嵌瓷的色彩、构图。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嵌瓷还多是以单件的工艺欣赏品为主的,镶嵌精工,技术较高。这个时期的嵌瓷,表现手法是由艺人随意创作,或制圆身,或来浮嵌和平嵌。但上世纪80年代之后,社会和民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使得嵌瓷工匠们有机会发挥其艺术才能。
我是1946年出生在潮州的,家里时代承袭嵌瓷的工艺艺术,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可以说我经历过近现代潮州嵌瓷工艺艺术的一个从精致到精良到鼎盛再到如今没落的演变时期。而作为一个手工艺人,对一门手艺的精湛、升华和传袭犹如一种使命感一样的深刻。这也是我当初成立嵌瓷博物馆的初衷。
那么嵌瓷究竟是种什么样的工艺?嵌瓷的工艺手法有三:平嵌、浮嵌、立体嵌。但不论是这三种类别当中的哪一种,制作过程首先都是塑胚,既是用石灰、红糖、草纸调匀成浆,然后手捏塑好雏形。之后是剪饶,便是剪取已经敲块的釉彩陶瓷片,根据个人的经验和想法,用钳剪出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嵌片备用。跟着便是贴饶,将已经修剪过的瓷片镶嵌拼贴在泥胚上,利用陶片本身具有的色彩制成各异的图案和造型。最后是微调,根据需要进行贴金、描银、钩线、描绘等。如此才算完成。仿佛简单的四个步骤,但实则难度很高。在剪一块瓷片的时候,如果有一处稍稍不小心,这块瓷片就坏了,此前剪的就都前功尽弃了。故此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和命定性。而这些程序又全都必须是纯手工制作,没办法机械批量生产,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无可复制性的。
立体嵌瓷灰塑 《霸王别姬》
就拿这件立体嵌的《霸王别姬》来讲。首先是用水泥做底板,在水泥的底板上用铁丝打型,塑造人型的基本构架。要两个人型同时制作,这样才有利于保证整个作品的整体性。等水泥板干透而铁丝架的结构也稳固了之后,这个时候再用水泥跟红糖水及剪切的瓦片进行内部填充,使其内部丰富坚硬也更有利于后面的釉瓷拼嵌。这就完成了内胚的制作了,只要等其干透之后便能够做进一步的陶瓷片的拼嵌了。这一步里基本完全是考手工师父的一个经验和审美追求。因为颜色的搭配,形状的掌握,最终呈现的神采等等都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只能依靠手工艺人的感觉和经验去完成。拼贴完瓷片之后,就是用灰塑完成手部等细节的制作。最后则是收边。用与瓷片相呼应或者想通过的颜色将瓷面镶嵌的边缘部分补色勾勒,使其更加精细和生动。
墙面半浮雕嵌瓷挂屏 《恣蚊饱血》
相对于立体嵌的工艺手法,这边一面墙上一式24幅直落一系的《二十四孝》半浮雕墙面嵌瓷挂屏则相对于立体嵌的工艺来讲稍稍要简单一点。它跟立体的嵌瓷雕塑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是结合了二维和三维的两个里面空间来共同呈现的作品。整件作品中,除了浮出泥胚的地方使用了嵌瓷的工艺艺术之外,其它背景和细节均是使用人工手绘上去。这就要求嵌瓷工艺师父同时也要善书会画才行,而且还需要具备有一定的笔墨造诣。这样的话,嵌瓷与笔墨交相辉映,才能制作出具有艺术纯度的半浮雕挂屏。而不是一件俚俗匠气的工匠作品。
再细看这些作品,你会发现它当中有另一个难点在于,从一个平面里镶嵌浮雕,那么怎样控制它的的空间关系和纵深度是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就如这张《尝粪忧心》,浮雕层次掌握的不好,后面的这个人物就可能跑到前面来了,那么空间感也就没有了。怎么把它放到屋子里去?是运用了一个画面结构布局的分隔和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的。门栏和墙面的这两条分割线,自然的将空间分隔成“屋内”和“屋外”,利用人心里的一个已有的潜在认识,达到一个空间存在的实现。而后人物的处理上,仔细看,后面的人比前面的人要小一点,空间透视位上也要矮一些,浮雕的层次上也相对前面这个人物薄了一些。这样很自然的,人就进去了。所以做嵌瓷工艺人不能只知道去嵌,而不思考其他的问题。这样的话,做出来的作品虽然在形体上不可能一模一样,但是在气质上却肯定是千篇一律,毫无生机的。
“原道——卢芝高嵌瓷艺术展”巨型屋顶嵌瓷装置
这些是近观的嵌瓷作品。但是嵌瓷主要是装饰民居建筑的,在屋顶上的作品。我们做这些屋顶上的工程的时候,很多时候爬上去,一蹲就是一整天的在那制作。那么这屋顶上的嵌塑跟这些近赏把玩的半浮雕挂屏和立嵌的区别在哪呢?其实工艺上区别不大,但是在制作上就要一个距离上的问题。屋顶离人的距离远,如果像做这些近赏的立嵌雕塑一样的精致细巧的制作屋顶上那些雕龙彩凤的话,人在屋顶下面这样望上去,不仅效果没出来,还会因为做得太细在远距离的视觉效果上呈现不出形态和轮廓效果。所以一般屋顶上的嵌瓷装饰,我们会将它做得比较粗犷一点,一个是为了远距离观看的时候彰显出更为清晰的轮廓,另一个则是
因为这种高处嵌瓷是常年曝光的露天里热晒雨淋的,那些精致的描边被腐蚀褪色了之后就容易显得破旧和残缺,反而不如粗犷的镶嵌来到清晰和持久。这其实就是一个实际情况实际处理的原理。
纸本水墨 《悠游自乐》 100cmx55cm 2006
当然今天观众在展厅里看到的这个屋顶上的嵌瓷的制作要比在真正民居上讲究和细致许多。整个屋顶图案在设计上,构图上,配色上也更考究了。少了些地方民间色彩的特色,更倾向于鲜明绚丽但不乏庄重的整体气氛。
虽然这门工艺如今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其实一个存活和传袭下去的可能变得非常的艰难。以前手工艺人都是一代代这样传下去,也不去考虑什么收入、卖钱等等的问题。可是到了现在,社会经济结构不一样了,人的生活环境生活压力开始不一样的。很多氏族传承的情况已经断开,年轻人不愿意耗时费力去学这样一门手艺。所以这项工艺的传承变得岌岌可危。就说以前徒弟跟师父学手艺,是徒弟给师父教学费。现在反过来了,是师父给徒弟发工资,就像招工一样,才有人愿意来学这样一门技术。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成立嵌瓷博物馆的原因。
【本期导览人二】罗一平 广东美术馆馆长,知名艺术批评家,文化研究学者
嵌瓷工艺的发展与传承背后的人文意识和当代价值
这个展览叫“原道——卢芝高嵌瓷艺术展”。什么是原道呢?原,起始之一;道,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一种思想文化的源头。老庄哲学最里面最根本的就是讲道。我们把它命名为原道,是说卢芝高的嵌瓷艺术通过这种“原道”把深藏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最醇正,最深远的我们汉文化的源流摘引过来,以一种嵌瓷的变现手法,和一种嵌瓷的呈现方式,让它在一个当代的美术馆里展出,在一个当代的语境下,我们通过嵌瓷文化,回到民间,回到我们本土的本源,回到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本身中去。所以这个展览被命名为“原道”。
卢芝高,是我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嵌瓷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承传人。他把北宋甚至更早时期的,从韩愈以来的潮州形成的一种文化,尤其是嵌瓷文化。他挖掘保存下来,更可贵的是,他不只是挖掘恢复一种最早的嵌瓷陶艺或者嵌瓷的元身的面貌,而且是他把这种工艺跟当代的审美因素结合起来,这就是今天这个展览为什么会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原因。所以今天,当它在美术馆呈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纯粹的民间的文化进入到一个当代美术馆的过程的时候,文化是有当代性的。这个展览告诉我们,任何的传统文化,都是不会过时的;任何的传统要素,只有他发生了一个新的地点的转变,在一个语境中从新诠释,就一定能够跟这个时代吻合在一起。而且让这种久远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语境中焕发出一种崭新的精神内涵。
立体嵌瓷灰塑 《戏秋香》
那么到底什么是嵌瓷。刚刚卢芝高先生已经非常详细说明了。但是它背后其实牵引出的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一个陶土文化和陶艺文化的一个内涵。中国是个陶艺的大国,在世界上我们的陶艺享誉全球,尤其在八世纪、七世纪、四世纪的时候。而当韩愈被责贬到潮州的时候,他带过来的更有他的文化学识、文化影响力以及他的文化人格。他将中原的文化带过来了,把陶瓷的这种瓷质的工艺带过来了,并于潮州当地的民间文化意识相涵化了之后,中原人的雅致气息被削弱,唤生的是一种更为接地气的质朴而本真的气质。
在那个时候的潮汕本土的乡民看来,烧陶是一种赋予了神圣意识的产物,是天神主动的艺术品。因为烧陶跟绘画不同,画出来一个陶瓷作品之后,还要送到炉里去烧。而在烧的这个过程可以说是鬼斧神工,是人为把握不了掌握不住的。也许画的很漂亮,可是烧制出来却很差;也许很差的东西,最后的效果却可能璀璨炫绕。这种结果,潮汕那些先民就认为那是上天的杰作。于是,对于神和人共生的陶艺,潮州人如果在打碎或者烧制破败的时候,就会觉得非常的可惜,舍不得扔掉,于是瓷片越积越多。最后潮汕那些非常聪明的先民,就把这些破碎的陶瓷品,利用它的釉色来从新拼贴成图案和艺术品装饰在屋顶和墙面。随着工艺慢慢的演变和精湛,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屋顶上的嵌瓷作品,立体的嵌瓷摆件和墙面的半浮雕嵌瓷挂屏。
墙面半浮雕嵌瓷挂屏 《 啮指痛心》
那么怎么样去欣赏这些嵌瓷作品呢?其实可以抛开它的内容故事,从工艺的角度直接来看。它不同于大理石的雕塑,这些雕塑是利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陶瓷碎片拼贴而成的,这种符号语言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于是,观众会觉得它可以走进,觉得它很亲切。
而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解读的时候,我们改怎样去了解和欣赏这些嵌瓷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特质和人文意识呢?首先这些陶瓷作品都是以忠孝故事,名著经典为蓝本的。它们诠释出的是潮汕人民对于操守和德行的信仰及追求。这是非常儒家的思想和人文意识。而它作为陶艺本身所具有历史脉络和地域文化价值,这是这个展览今天被摆放在大厅正门,更将于本月11号开办的国际首届亚洲策展人论坛的活动上迎接各国策展人和美术馆人对于亚洲文化的品读和认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